导航

Copyright 2019 Reserved By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赣ICP备63222177号  

博格第三期培训之三体会

分类:
工作交流
发布时间:
2019/08/19
浏览量:
        (人力资源部  杨胜敏)8月17日,我有幸参加博格第三期培训,授课内容是关于创新时代的招聘与面试技巧,我有三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体会一: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是件幸福的事。
        记得以前读书时,总羡慕参加了工作人,觉得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付出劳动后挣到钱,挣到了钱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许多愿望,例如买吃买穿的,买自己喜欢的车子房子,外出旅游等等。
        现在参加了工作,觉得能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讲课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大家知道,现在社会是个知识、信息、思维爆炸的时代,若不加强学习,固守不前,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从知识的角度看,我们原认为把本专业学深学精学透就可,若我们从事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也许还说得过去,但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与专业边缘化的工作,这时综合性人才显得更为重要,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是立足当今社会的根本。从信息的角度看,若我们只局限于本岗位本部门本公司,总觉自己能胜任本岗位,在本部门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在全公司勉强还能维持基本的生产运作,殊不知,跳出这些框框与圈圈,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大,每天有多少人面临下岗,又有多少企业面临转型甚至倒闭,唯有与世界信息接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思维的角度看,大家都知道如今社会真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实现,解放思维不只是政治课党课上的主题,它涉及各个领域,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
        以上要想改变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变化、培养创新思维唯一的途径只有加强学习,将知识结构拓广拓宽拓深,及时了解世界信息,突破常规思维,做到这些,平时要处理太多的工作事务,能像现在这样坐在教室里抛开一切静下心来聆听教授的谆谆教导,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体会二:工资与成本是反比例关系。
       很多人都直观认为工资与成本是正比例关系,即高工资对应必然是高成本,或低工资对应的是低成本,也就是说,若付这个员工的工资高,公司必然为此员工投入的成本就高,初看起来有点道理,但细算起来,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司付员工的工资时,除了构成了成本的一部分,还有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以及其它隐性的东西,下面详述如下:
        首先,不可否认,高工资人员创造的价值大(当然,高工资人员也有创造价值不大的,但这种人只能是暂时的,大多为试用期人员,时间一长,长期创造价值不大,公司会同意永久拿到高工资吗?),且这种价值大大高于成本本身。
        其二,高工资人员综合能力强。他的学习自律性强,有些东西不要公司特意培养,他就可通过自学提升;他的触类旁通能力强,为解决一难题,他可以借鉴其它知识;他的接受能力强,因本身基础扎实,只要有人点拨一下,就能很快上手;他的悟性强,通过举一反三,他的参悟能力会更强,自我反省、自我改革与自我修正会及时跟进。这种隐形的教育培训成本有时是很难用工资去体现和衡量的。
        其三,高工资人员综合素质强。高工资人员大多为高素质人才,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出他的素质。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慎重斟酌的,他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抛出的每一个思维都是经过多方验证的。这样公司就不会有为不负责任的言行和一些负面影响的事物买单的忧愁。
        如今公司正加大招聘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以及大量引进技术型人才,积极配合政府利用招才引智政策,也正是看到了高工资与低成本的辩证关系。但我还得强调一下,高工资不等于高学历,高工资人才的前提是多学识、高本领、博技能。
        体会三:为人处事要技巧,招聘面试也要技巧。
        一讲到为人处事,大家都说难,是有道道的,殊不知招聘面试也是讲究技巧的。在公司,我虽不从事招聘面试工作,但我在三定工作中竞聘有面试环节,老师的授课对我启发很大。
        首先,我从招聘面试的角度简略提一下。我们说的招聘面试技巧,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给应聘者洗脑,更不是通过欺骗的方式把应聘者先骗进来,而是为达到招到一个员工,如何在细节上、环节上、策略上下功夫。
        其次,我主要从我所在的岗位工作来谈谈竞聘时面试技巧的浅显探索。众所周知,竞聘时的面试与招聘时的面试还是有区别的,竞聘者大多为本公司员工,大家彼此较为熟悉,知根知底,竞聘过程是否公平公正非常重要。目前我们采取的面试主要是选定一个竞聘时间、竞聘地点,多对一的问答形式,最高分录取,也就是结构化面试。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种,多对多的辩答形式,即所有参聘者同时参加辩论,考官抛出两到三个问题,参聘者自由辩答,考官根据所有参聘者的回答表现分别打分,最后录用优胜者。第二种,是第一种的变形,即考官拿出一个问题,各位竞聘都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这种形式不会受第一种形式相互的辩答启示,由考官当众一一公示各位竞聘者的答案,答案中可以折射出竞聘者的思路、知识的结构与层次,最后录用优胜者。第三种,上台竞选式,即参聘者依序上台进行竞选发言,考官可以通过步态、言行举止、语气、竞选内容等进行综合打分,最后录用优胜者。
        本次参加博格培训体会较多,这是我较深的三点体会。把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还要不断加强学习,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每个人都要力争成为高素质人才,才有拿高工资的资本;不管从事何岗位,都要变革思维,成为技巧工作的高手。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若有不当或不成熟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